设计思路
- 进程状态监控:利用
waitpid
函数来等待子进程状态改变。父进程可以通过循环调用waitpid
并设置合适的选项(如WNOHANG
实现非阻塞等待)来检查子进程状态。
- 信号处理:注册信号处理函数来处理子进程异常终止或被信号中断的情况。例如,使用
SIGCHLD
信号,当子进程状态改变时,系统会发送该信号给父进程。
- 状态统计与分析:维护一个数据结构来记录每个子进程的状态信息,定期或在状态改变时对这些信息进行统计分析,比如统计正常退出、异常终止的子进程数量等。
关键数据结构
- 结构体数组:定义一个结构体数组来存储每个子进程的相关信息,结构体可包含子进程的PID、当前状态(正常退出、异常终止等)、退出状态码等。
typedef struct {
pid_t pid;
int status;
int exit_code;
int state; // 0:正常运行, 1:正常退出, 2:异常终止, 3:被信号中断
} ChildProcess;
- 链表:也可以使用链表结构来动态管理子进程信息,便于添加和删除子进程节点。
所使用的C语言函数
- fork:用于创建子进程。
pid_t pid = fork();
if (pid == -1) {
perror("fork error");
exit(EXIT_FAILURE);
} else if (pid == 0) {
// 子进程代码
exit(EXIT_SUCCESS);
}
- waitpid:等待子进程状态改变。
int status;
pid_t wpid = waitpid(pid, &status, WNOHANG);
if (wpid == -1) {
perror("waitpid error");
} else if (wpid == 0) {
// 子进程还未结束
} else {
if (WIFEXITED(status)) {
// 正常退出
} else if (WIFSIGNALED(status)) {
// 被信号中断
} else if (WIFSTOPPED(status)) {
// 被暂停
}
}
- signal:注册信号处理函数。
void sigchld_handler(int signum) {
pid_t pid;
int status;
while ((pid = waitpid(-1, &status, WNOHANG)) > 0) {
// 处理子进程状态改变
}
}
signal(SIGCHLD, sigchld_handler);
优化措施
- 非阻塞等待:在
waitpid
中使用WNOHANG
选项,避免父进程阻塞,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。
- 批量处理:可以批量等待多个子进程状态改变,减少系统调用次数。例如,使用
waitid
函数结合SIGCHLD
信号批量处理子进程状态改变。
- 数据结构优化:如果子进程数量较多,使用哈希表或红黑树等数据结构来代替简单的数组或链表,提高查找和统计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