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试题答案
一键面试架构设计
- 流量控制策略模块:
- 不同的流量控制算法,如令牌桶算法、漏桶算法等。针对不同业务可以选择不同算法。例如,对于突发流量容忍度高的业务可使用令牌桶算法,对流量稳定性要求高的业务用漏桶算法。
- 策略配置文件,可通过JSON或YAML格式,定义每个业务对应的流量控制策略,如每秒允许的请求数、令牌桶容量等。
- 流量监控模块:
- 在每个节点上部署监控代理,收集节点上不同业务的流量数据,如请求速率、响应时间等。
- 将收集到的数据定期汇总到一个中央监控服务器,通过可视化工具(如Grafana)展示流量状态,以便运维人员及时发现异常。
- 流量调度模块:
- 基于流量监控数据和流量控制策略,决定是否允许请求通过。如果流量超出策略限制,可进行请求排队、丢弃等操作。
- 采用分布式缓存(如Redis)存储流量调度的中间状态,如令牌桶的当前令牌数量等,保证各节点数据一致性。
与分布式系统各组件的交互方式
- 客户端交互:
- 在客户端发起请求前,先调用流量控制框架的API,检查是否允许发送请求。若允许,则继续请求;否则,按策略处理(如等待或提示用户稍后重试)。
- 客户端可将请求结果反馈给流量控制框架,以便更新流量统计数据。
- 服务端交互:
- 服务端接收请求时,同样调用流量控制框架API进行流量检查。
- 服务端在处理完请求后,向流量控制框架反馈处理结果,如成功、失败等,用于更精确的流量统计和调度。
跨节点的流量协调问题处理
- 分布式一致性协议:
- 采用Paxos或Raft协议,确保各节点在流量控制策略更新、流量调度状态同步等方面达成一致。例如,当中央配置服务器更新了某个业务的流量控制策略,通过一致性协议将新策略同步到所有节点。
- 分布式缓存同步:
- 利用Redis的发布/订阅功能,当一个节点的流量调度状态发生变化(如令牌桶的令牌数量更新),通过发布消息通知其他节点从Redis中获取最新状态,保持各节点间流量调度数据的一致性。
- 跨节点流量统计:
- 每个节点定期将本地流量统计数据发送到中央统计服务器,中央服务器汇总数据后,再将全局流量状态信息分发给各节点,以便各节点在进行流量控制决策时,能基于更全面的流量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