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试题答案
一键面试1. 利用Cassandra架构特点实现数据删除安全审计机制
- 架构特点利用:Cassandra的分布式、高可用、可扩展性架构,其基于日志结构合并树(LSM树)的存储模型,可利用其写操作顺序写入Commit Log和Memtable的特性来记录删除操作。
2. 审计数据存储方式
- 独立表存储:创建一个专门的审计表,例如
deletion_audit
。表结构可设计为包含删除操作的时间戳(timestamp
)、发起删除操作的用户或服务标识(user_or_service_id
)、被删除数据的主键(deleted_key
)等关键信息。这样设计可以充分利用Cassandra按主键高效查询的能力。 - 多副本存储:利用Cassandra的副本机制,将审计表的数据复制到多个节点,确保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容错性。例如,通过调整
replication_factor
参数,设置为3,这样即使某个节点出现故障,审计数据依然可获取。
3. 查询方法
- 基于主键查询:如果要查询特定主键数据的删除记录,可直接使用主键进行查询。例如,在CQL中使用
SELECT * FROM deletion_audit WHERE deleted_key = 'specific_key';
- 时间范围查询:若要查看某个时间段内的所有删除操作,可结合时间戳进行范围查询。如
SELECT * FROM deletion_audit WHERE timestamp >= 'start_time' AND timestamp <= 'end_time';
4. 对集群扩展性的影响
- 读性能影响:增加审计表的查询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读负载,但由于Cassandra的分布式架构,读操作可以在多个副本节点上并行处理,只要合理设置
read_repair_chance
等参数,对整体读性能影响不大。 - 写性能影响:每次数据删除操作时写入审计表,会增加一定的写负载。不过,Cassandra的LSM树结构允许顺序写入,通过合理调整
commitlog_sync
等参数,可在保证数据一致性的前提下,尽量减少对写性能的影响。 - 扩展性:由于Cassandra是高度可扩展的,随着集群规模的扩大,审计表的数据也能均匀分布到新增节点上,不会成为扩展性的瓶颈。新节点加入集群时,审计数据也会自动进行再平衡,保证数据的均匀分布和集群整体性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