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试题答案
一键面试依据路由器工作原理优化路由表及避免路由环路的方法
- 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
- 动态路由协议:
- 距离 - 向量协议:如RIP(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),基于跳数来计算路由开销。在小型网络中可以使用,但对于复杂网络要谨慎,因为它存在慢收敛和可能产生路由环路的问题。为避免路由环路,采用水平分割(不向发送路由更新的接口再次发送相同路由信息)、毒性逆转(把不可达路由的度量设为无穷大并通告给邻居)等技术。
- 链路 - 状态协议:像OSPF(Open Shortest Path First),它通过泛洪链路状态信息,每个路由器构建全网拓扑图,然后使用Dijkstra算法计算到每个目的地的最短路径。相比距离 - 向量协议,收敛速度快,能更准确地反映网络拓扑变化,有效避免路由环路。适用于大型复杂网络,可通过合理划分区域(Area)来优化路由表,减少路由信息的传递和处理。
- 静态路由:对于流量稳定、拓扑简单的子网连接,可以配置静态路由。静态路由在配置后不会随网络拓扑变化而自动调整,但它不占用额外的路由协议开销,对于特定的网络连接能提供高效稳定的路由。
- 动态路由协议:
- 合理规划网络拓扑
- 层次化设计:将网络设计成层次结构,如核心层、汇聚层和接入层。核心层负责高速数据转发,汇聚层进行路由聚合和流量汇聚,接入层连接终端设备。通过这种分层,可减少路由表条目,例如在汇聚层将多个接入层子网的路由进行聚合后通告给核心层。
- 避免不必要的冗余链路:虽然冗余链路可提供网络可靠性,但过多的冗余链路会增加路由计算的复杂性和产生路由环路的风险。在设计冗余链路时,要结合生成树协议(STP)等技术,确保只有一条活动链路,其他冗余链路处于备份状态,避免二层环路,从而间接避免因二层问题导致的路由环路。
- 优化路由表
- 路由聚合:在路由器上,将连续的子网地址合并成一个更大的网络地址进行通告。例如,对于192.168.1.0/24、192.168.2.0/24、192.168.3.0/24这三个子网,可以聚合成192.168.0.0/22进行通告,减少路由表条目,提高路由查找效率。
- 设置合适的度量值:不同的路由协议使用不同的度量值,如跳数(RIP)、带宽、延迟、负载等(OSPF)。根据网络的实际需求,合理设置度量值,使路由器选择最优路径。例如,对于需要高带宽的应用流量,可以设置基于带宽的度量值,让路由器优先选择带宽大的链路。
- 实施路由环路预防机制
- TTL(Time - To - Live):在IP数据包中设置TTL字段,每经过一个路由器,TTL值减1,当TTL值为0时,数据包被丢弃。这可以防止数据包在路由环路中无限循环。
- 路由毒化:当某个路由不可达时,立即将该路由的度量值设置为无穷大(如RIP中的16跳)并通告给邻居路由器,让其他路由器尽快知晓该路由不可用,避免使用该路由导致环路。
- 触发更新: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,立即发送路由更新信息,而不是等待周期性更新时间到达,使网络中的路由器能快速收敛到新的拓扑状态,减少路由环路产生的可能性。